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
1、第三要逐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研究、致灾地质作用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研究,加快成本低而方便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研制与推广,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西北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集成与服务系统建设初探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地质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承担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承担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2、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地勘单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逐步抓好落实。
3、)数据综合一体化管理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的核心,为整个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提供一体化综合数据支持。2)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是实现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地质工作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1、全面、全方位实现地质成果信息社会化服务是地质资料管理的核心和目标。自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发布以来,建立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共享就成了地质资料管理的首要任务。
2、在地质勘查、地矿行政管理和地质资料管理三方面基本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建成一批骨干信息系统,大量应用和重点开发一批计算机辅助工具,培养一支新型的熟悉电子信息技术的地矿工作队伍,把地矿工作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与成果质量推向世界先进水平。
3、关键词 地质资料管理 信息化建设 现状 思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4、(4)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正逐步融入地质领域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创新步伐仍未减慢,并且向高速、大容量、网络化、综合集成化方向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
数字孪生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都有哪些?
1、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城市的各种资源、设施、服务可以进行感知、收集、处理、分析和整合,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
2、可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市政设施运营和维护等方面,对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如今,海博 科技 与华为、阿里巴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海信进行视频解码的相关技术研究,……全面推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大 健康 等领域的“AI+”升级,以算法引领数字孪生,赋能城市升级。
4、数字孪生城市是基于云计算、信息化、操作性融为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商迪3D结合信息交接、物联网技术控制、安全、可靠、实时显示、简易操作等物理实体技术。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首先是风险识别,然后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成本-效益方法以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减灾行动。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涉及风险的接受、避让、预防、减轻或共同分担。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完成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厅2019年下达的20个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示范项目。项目组首次采用成果实用性倒逼评价方法有效性的办法,逐渐探索一套适宜于中国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方法。
承灾体价值损失评估的基本方法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主要是通过承灾体的价值损失表现的,核算承灾体价值损失的基本方法有:成本价值或修复成本价值核算;收益损失核算;成本-收益损失核算。
通过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总结形成了一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体系。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1)总结及完善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路线,形成了一套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在查明各种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承灾对象社会经济属性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